竹子与玻璃,构建自然生态新空间
从资溪竹科技博物馆来看玻璃在生态建筑中的潜力
(图片来自“抚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文章)
2023年10月27日,第十二届中国竹文化节在江西省资溪县开幕。本届中国竹文化节,“以弘扬竹文化、创新竹科技、共享竹生活”为主题。本届竹文化节建造了一座全新的竹科技博物馆。
走进位于资溪县高阜镇的这座竹科技博物馆,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科技与自然气息。这座竹科技博物馆是世界上首个规模最大的胶合竹结构建筑单体项目,展示了竹子在现代科技下的全新表达。作为一座临山抱水的建筑,竹科技博物馆造型轻盈灵巧,宛如一片竹叶轻轻飘落在湖边。隔湖远望竹科技博物馆,建筑又犹如一艘扬帆起航的轻舟。
资溪竹科技博物馆立足生态理念,建筑主体结构使用当地原生竹木材料,减少建材消耗和碳排放。据悉,竹科技博物馆使用毛竹10万根,合成的小单元(竹片)250万片以上,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建筑造型顺地形走势采用三层退进式的大扇形。竹科技博物馆的设计灵活多变,展现出自然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屋顶主梁与次梁构造为曲形构件,支撑起整个建筑高大的空间。屋立面则呈阶梯状,边缘则为曲面,曲面是由高度不等的高大弧形玻璃幕墙所构成。阳光透过弧形玻璃幕墙从高低错落的阶梯屋顶缝隙中洒下,为展厅提供了充沛的日光,使室内空间更宽敞明亮。
(图片来自“抚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文章)
这些林立的弧形玻璃幕墙是由锦绣前程所制造。幕墙采用12mmLow-E+12Ar+12mm双超白弯钢化均质中空玻璃配置,高度从4米到9米,其弯钢半径最大达97.8米。幕墙玻璃作为一种透明材料,可以消除视线的局限,可以将馆内空间与外环境很好地融合,尤其是超大板玻璃幕墙,它的通透性是其他任何材料所无法媲美的。同时,弧形玻璃幕墙为Low-E节能玻璃,不仅能有效地保持高透光率,而且能稳定地调控内外红外线的透过,还能阻挡室外紫外线的侵入。
“竹科技博物馆作为新建项目,顺应自然,建筑结合景观、尊重景观并引入利用多种植被,从理念到技术,竹科技博物馆都诠释了可持续的理念。”当飞翘的竹顶与空灵的玻璃立面结合,整个建筑像轻盈的鸿雁隐入山林之中。漫步其中,人们会感到格外亲近自然。
竹科技博物馆项目充分显示出玻璃的建筑生态美学,玻璃与传统建筑材料相结合所具有的融于自然生态的潜力及魅力。
下一篇:锦绣华盾岁末年初的“成绩单”